- 积分
- 1238
- 金钱
- 9533
- 经验
- 15255
- 在线时间
- 33 小时
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25-11-18 08:51 |
|---|
签到天数: 14 天 [LV.3]偶尔看看II
金牌会员
     
- 性别
- 保密
- 积分
- 1238
- 金钱
- 9533
- 经验
- 15255
- 主题
- 44
- 精华
- 15
- 在线时间
- 33 小时
- 注册时间
- 2025-11-5
- 最后登录
- 2025-11-18

|
请马上登录,朋友们都在花潮里等着你哦:)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x
浅谈钢琴的十二平均律
说说钢琴的十二平均律,当然,这是一个关于钢琴十二平均律的浅谈,我会用尽量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说明。
一句话概括,十二平均律是一种调音系统,它把一个八度音程(比如从C到下一个C)精确地等分为十二个相同的“半音”阶梯。
详细解释一下,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它:
1、核心思想:数学上的平均
想象一根琴弦,当它振动时,会发出一个基音(比如中央C)。
如果我们将这根弦的长度缩短一半,它振动发出的音会比原来的音高一个八度。这个“八度”关系在所有人听来都是最和谐、最圆满的。
十二平均律要解决的问题是: 如何把这“缩短一半”的过程,在数学上平均分成12份?
它不是将弦长平均分,而是将频率的比例平均分。在声学中,音高由频率决定,频率越高,音越高。
经过数学计算,我们得到一个比率:2的12次方根 (≈ 1.05946)。
这就意味着:
每个半音(比如从C到C#)的频率是前一个音的 1.05946 倍。
经过12次这样的升高(即12个半音),频率正好翻了一倍(1.05946¹² = 2),达到了一个八度。
具体到钢琴上的体现为:钢琴键盘上相邻的两个键(包括白键和黑键)就是一个半音关系。例如C和C#之间是半音,E和F之间也是半音(因为它们之间没有黑键)。
2、为什么需要十二平均律?那是为了在音乐进程中解决“转调”的问题
在十二平均律被广泛接受之前,人们使用其他律制(如纯律)。纯律在演奏特定调性(比如C大调)时非常纯净、和谐。但一旦要转调(比如从C大调转到G大调),就会出现严重的音不准问题,有些音会变得非常“脏”或“跑调”。
十二平均律的巧妙之处在于:它通过“平均”的方式,牺牲了每个调性在绝对意义上的纯净度,但换来了所有十二个调在相对意义上的平等。
结果: 在十二平均律的钢琴上,C大调、升C大调、D大调……任何一个调,听起来音与音之间的关系都是一样的,只是整体音高不同。这使得音乐家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调之间转换,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。
3、对现代音乐的影响
和声与转调的自由: 巴赫的《平均律钢琴曲集》就是为了证明和推广这种律制的优越性而创作的,其中包含了所有24个大小调的前奏曲与赋格,展示了自由转调的魔力。
半音阶音乐的出现: 作曲家可以毫无障碍地使用所有12个音,催生了更复杂的和声语言。
现代音乐的基石: 可以说,没有十二平均律,就不会有后来的爵士乐、蓝调、摇滚乐以及现代流行音乐,因为这些音乐风格都极度依赖复杂的和声进行和自由转调。
作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:想象一个12级的台阶,每一级的高度都完全一样。
纯律,像是一个为了上第一级台阶最舒服而设计的楼梯,但当你从第五级开始上时,台阶就变得高低不平,很难走。
十二平均律则是一个每一级高度都完全相同的楼梯。虽然从任何一级起步都不是“最完美”的舒服,但从任何一级开始向上走,感觉都一样,保证了绝对的通用性和自由。
总结:
十二平均律的特性与核心是将一个八度等分为12个半音,数学基础频率比为 2^(1/12) (≈ 1.05946)
最大优点是转调自由,所有调性“一律平等”。
代价是除了八度,所有音程都不是“纯律”意义上的绝对纯净。
重要性就是现代西方音乐的基石,使复杂的和声与调性变化成为可能。
所以,我们现在弹奏的钢琴,正是建立在十二平均律这个精妙而伟大的系统之上的。它赋予了钢琴无与伦比的通用性,使其成为“乐器之王”。 |
评分
-
| 参与人数 1 | 威望 +40 |
金钱 +80 |
经验 +40 |
收起
理由
|
马黑黑
| + 40 |
+ 80 |
+ 40 |
很给力! |
查看全部评分
|